巧手来扎染!“土法染布”走进东中校园,从“布”上生花感受非遗魅力
掌上梅州讯 “同学们,土法染布天然染是巧手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及矿物中提取染料为织物染色的扎染走进AG超玩会入口工艺,它的东中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27日下午,校园梅江区非遗保护中心联合梅州鼎和社工走进东山中学,从布以非遗文化进校园的上生受非活动形式,向初一及高一年级部分学生讲解了梅江区非遗项目“植物土法染布”的花感历史渊源以及染布技艺的要点,并让学生们动手体验染布过程,遗魅与非遗项目“零距离”接触。土法染布
梅江区非遗项目“植物土法染布”技艺走进校园。巧手AG超玩会入口
学生动手捆扎白布准备浸染。扎染走进
课堂上,东中客家服饰技艺植物土法染布项目研究者李海燕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天然染料、校园客家蓝染技艺、从布染布类型等知识点。随后,她在现场给学生们示范了染布中所运用到的捆扎、打结、夹扎等基础手法。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有条不紊地用棉布和蓝靛草制成的天然染料,进行扎布、浸染、漂洗、晾晒等工序,体验植物土法染布的魅力。
学生学习了解染布技艺要点。
学生将捆扎好的布料放入天然染料浸染。
学生展示各自染布作品。
“以前只在电视上了解过土法染布,这是我们第一次体验染布,太有趣了!”一堂生动的非遗课程结束后,学生们拿着各自的创意作品,畅所欲言地分享着内心的感悟。据该校初中历史教研组组长何翠萍老师介绍,每周三下午的第二节和第三节课是学校的拓展课时间,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社团上课。此次活动是该校第一次邀请专业人士在拓展课上为学生们讲解植物土法染布技艺,接下来学校也将加强与我市各非遗项目传承人联系,在拓展课中引进更多的非遗项目课程,让学生们更直观感受非遗技艺之美,传承非遗文化精神。
文字/视频:梅州日报记者 吴海清
图片:梅州日报记者 林翔
编辑:李舒宇
- ·来佛山养鱼吗?佛山多宗鱼塘流拍,塘租也降了
- ·周知!梅州粤运客车全面恢复运行
- ·高速逃费?寻踪觅源跨省追缴
- ·小朋友们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梅州市生态环境局等单位举行环保夏令营活动
- ·山西朔州市怀仁市发生3.6级地震
- ·梅州2医院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
- ·1—7月梅州邮政行业运行情况出炉!7月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达49.01%
- ·受台风“苏拉”影响 梅州部分列车停运
- ·巴拿马侨胞遭遇“使馆来电”骗局 中使馆揭穿电诈新手法
- ·受“海葵”影响,梅州部分河流可能出现较大涨幅,注意防御!
- ·给乡村孩子带来“夏日大礼包”!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美丽未来夏令营在大埔举办
- ·非遗+旅游!梅州首家非遗(主题)酒店今日亮相
- ·减速农业数智化!茂名荔枝大数据平台接入DeepSeek
- ·梅州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注意防御和避险
- ·超载大货车违令入城被罚!我市公安机关集中查处夜间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 ·最高奖金2万元等你来拿!首届“移动杯”梅州客家非遗文创设计大赛作品征集进度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