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改造场馆、科技赋能建设场馆……“绿色”十五运会这样办
因地制宜推动重点场馆实施绿色低碳改造、绿色“光储超充、低碳车网互动”一体化……2025年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的改造九游第十五届全运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将会是一届“绿色”全运会。这是场馆场馆今日(4月11日)下午举行的十五运会新闻发布会释放的重要信号。
因地制宜实施绿色低碳改造
在发布会上,科技广东省体育局局长崔剑介绍了广东赛区的建设体育场馆建设情况。崔剑介绍,运会样办目前已明确承接十五运会竞体项目的绿色场馆78个,按照节俭办赛的低碳原则,90%以上的改造场馆是利用现有场馆进行维修改造的。
“改造后,场馆场馆我们很有信心把天河体育馆打造成近零碳大型体育场改造项目。科技”崔剑透露,建设九游目前已公布了6项技术文件,运会样办明确了场馆改造建设的绿色相关要求。同时,将因地制宜推动重点场馆实施绿色低碳改造,如广东奥体中心体育馆将在改造中新增遮阳水平挑檐防晒,并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植入绿化藤蔓植物,形成绿色环廊,更加节能环保。天河体育中心体育馆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改造,将综合运用建筑与设备提效减碳措施。
科技赋能智慧场馆建设
“通过技术的运用,可以看到老场馆焕发新活力。”崔剑表示,广东省体育局将积极推动工业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科技赋能智慧场馆建设,也将在十五运会上得以实践。
崔剑透露,目前方案在制定中,也有一些正在实施,深圳湾体育中心体育场等部分场馆将部署“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体化示范应用场景,希望打造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应用场景。
增强场馆“自我造血”功能
赛后如何用好这些比赛场馆、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筹备赛事要研究的重点问题。崔剑介绍,一是要通过功能升级,更好地服务赛事、服务群众全民健身活动;二是要在改造后,有条件可以承担或吸引更多国际单项赛事、全国高水平赛事,以提高场馆利用率,把粤港澳大湾区的体育事业推向更高水平;三是将增强场馆“自我造血”功能,以促进场馆的多元业态开发,使之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朱文婷
- ·清明假期全国安全形势平稳 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灾害事故
- ·金融润泽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2020年末,梅州绿色贷款余额达58.05亿元
- ·梅州首笔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落地
- ·完成193.7亿元投资!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 ·DeepSeek审核|“真乡”平台:广东县域农文旅融会的紧张引擎
- ·大火,将一片山林化为灰烬!这事大意不得,梅州严惩野外违规用火!
- ·@梅州车主,交警叔叔给你发短信了吗?这件事要关注...
- ·快听!春节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 ·射击世界杯阿根廷站:中国选手胡凯夺得男子10米气手枪冠军
- ·入梅返梅需注意哪些事项?市疾控中心提醒...
- ·冷空气?强降水?都没有!春节假期梅州天气,令人喜爱!
- ·赞!塔牌集团党委获评“全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
- ·3月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为113.4点,同比上涨1.3%
- ·办好最具本土传播力党媒!梅州日报社2020年度工作总结大会召开
- ·梅州日报贺岁歌曲《幸福客家年》正式发布!向梅州人民拜年啦!
- ·气象干旱,春茶生产如何保障?省级茶叶专家来梅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