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境外)合办大学,为什么过半在广东?
4月19日,中外广东正式迎来又一所中外(境外)合办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境外今年9月,合办AG超玩会这所坐落于松山湖科学城的大学高校将迎来她的首批14个本硕专业的学生。
这是过半广东东莞首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也是中外全国范围内第11所中外(境外)合办大学。而在这11所高校中,境外就有6所坐落于广东,合办数量过半。大学
全国中外(境外)合办大学,过半广东为什么过半都在广东?广东对中外(境外)合作办学,中外有着怎样的境外独特吸引力?
两所合办高校由院士担任校长
广东教育“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到,广东具有法人资格的合办中外、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机构,大学占全国总量一半,过半广东要推动更多港澳知名高校到广东办学,大力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设,加快推动香港城市大学等港澳高校来粤办学。AG超玩会
发展蓝图渐化为实。目前,广东已有6所中外(境外)合办大学。包括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以及本次正式设立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广州、深圳、东莞、珠海……可以看到,广东中外(境外)合办高校大多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教育支撑。中外及粤港教育合作、优势互补,高水平、开放型、国际化高等教育资源不断集聚,正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产业持续赋能。
师资力量上,大湾区中外(境外)合办高校有着不少吸睛亮点。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招生处提到,学校70%的教职人员来自35个国家及地区,80%师资来自香港城市大学本部,全球知名的院士级教授指导本科学生。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两所合办高校的校长均是两院院士,包括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新高,以及港中大(深圳)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
广东“强磁力”何在?
全国中外(境外)合办大学,为什么过半都在广东?
从数量上来看,6所中外(境外)合办大学中,有4所都是与港澳地区合作办学。这与广东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不无关联。但其背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方面,这是广东在国家重大战略发展下,对合作办学的“热切呼唤”。
自2010年起,广东就承担内地唯一涉港澳的国家级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加强内地与港澳知名高校合作办学”项目。
近年来,广东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支持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和特色学院,更是加快推动世界高水平大学特别是港澳高校来粤合作办学。
具体到“迎接”合作办学落地的广东城市,也都非常给力。
例如,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就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广州将给予港科大(广州)更加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同时将积极为学校争取更大更灵活的招生自主权。
另一方面,作为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强磁力”。
以粤港合作办学为例,香港作为世界顶尖大学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但缺乏配套的上下游产业链条以及市场。选择跨境办学,大湾区能够为香港高校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提供邻近且广阔的空间。
这从几所粤港合办大学的选址中可见一斑。
刚刚正式落地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坐落于松山湖科学城。这里聚集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同时有着华为等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
而此前设立的港科大(广州)则落子南沙庆盛。其首批开设的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都在庆盛“产学研城”的规划之中,例如安扎在此的广州人工智能全球示范中心。
合办高校也以发展脉络证实着这种“强磁力”。
近年来,粤港合办高校与大湾区企业持续共建科研平台,协同开展核心技术研发,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例如港中大(深圳)-科鹰三维立体显示技术联合实验室、港中大(深圳)-博雅生命再生医学工程联合实验室的建立。
从来粤办学到“双向奔赴”
在港科大(广州),教师办公室不再按照传统的学院和学系安排,而是随机分配,鼓励不同学科领域教师多交往、多交流;
在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采用书院制,所有学生分别隶属于一所书院,建立各自的书院文化,打破学院和专业的界限,将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中,香港在高等教育领域优势突出。这些创新的教育模式给广东高等教育注入新血液,为人才培育勾勒新思路,也持续向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注入新的活力。
高校不仅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是大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而科创能力突出的海外(境外)高校,将为此注入新动力,比如港科大(广州)。截至2023年,香港的19家独角兽中有9家都由港科大培养。
随着合作办学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科技创新的合作交流与人才共享也愈加深入、便利。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就依托松山湖科学城片区,与国家大科学装置共建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共建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谱仪,并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共建了柔性及锌基电池样板工厂。
以大湾区为“桥头堡”,这种合作与共享还不断向外延伸。
港城莞所设立的太赫兹及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将研究合作的触角延伸至长三角地区,与同样拥有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东南大学开展合作。
今年年初,深圳大学在香港设立校区,开启内地高校“南下”到港澳办学的先例。
这背后,深大“吃螃蟹”的底气与近年来中外(境外)合办大学在广东的发展不无关系。例如,深大就参与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创办,并与香港多所大学建立了教师合作科研、学生联合培养、共建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等多方面的合作。
步伐仍在加快。
——此前,中山大学方面曾透露,今年将在香港设立高等研究院,成为学校国际化办学的主要载体,面向科技前沿交叉领域,建设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应用数学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交叉研究中心三大平台。
——根据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将新建3-5所粤港澳合作办学机构,新设3-5所不具法人性质的合作办学机构和联合研究院。香港都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一批港澳优质高校正加快推进来粤办学。
从港澳高校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合作办学,到广东高校赴港“抢滩登陆”,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正呈现出“双向奔赴”新趋势,向着打造国际教育示范区的重要目标不断前行。
南方+记者 钱明雅
-
23.08万人次!福田口岸单日通关客流量创新高汽车业务板块实现新年“开门红”!广东客都文旅公司推动要素向“打粮食”项目聚集欢迎互动!梅州市医疗保障局3月14日作客“行风热线”梅州30个基地入选!2022年“粤字号”农业品牌示范基地名单公布梅州规模内第一高塔!500千伏粤电大埔电厂二期零星接入工程实现所有杆塔架设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上周三涨六跌!嘉应制药领涨,博敏电子换手率最高以汽车玻璃“黑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梅州圣戈班加快二期项目建设达产后年产值突破10亿元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到了!梅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这样预防→10月梅州CPI出炉!新能源小汽车价钱同比着落11.8%梅州柚、客家炒绿、客家预制菜...梅州农产品亮相大湾区市场
- ·持续打击“饭圈”乱象!网信部门依法查处低俗炒作账号→
- ·直通香港!刚刚,梅州综保区直通香港首单货物发出
- ·梅州市林业局召开全市2023年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推进会
- ·梅州1集体2个人上榜!第九批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发布
- ·预告!这场“年味”十足的行动,确定会“硬控”你→
- ·全国人大代表叶继联参会前接受梅州日报记者专访:把基层的声音带到全国两会
- ·2023年梅州市妇幼健康医联体工作会议召开:加强交流 促进妇幼健康工作发展
- ·小小“科学家”们同台竞技!梅州举行第38届梅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 ·935亿元!4月7日央行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梅州交警联合交通部门开展校园周边交通违法整治行动
- ·再提速!梅州推行二手房转移登记“一窗办理、三小时办结”
- ·梅州市检察院首届30名听证员,“持证上岗”!
-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运今日开启,返乡高峰为1月23日至27日
- ·“善艺•心音100”项目启动!计划3年内开展百场次声乐人才公益培养活动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七涨二跌!博敏电子涨幅最大换手率最高
- ·“预制菜贷”助力“菜篮子”工程高质量发展!梅州工行发放首笔贷款
- ·以梅江区梅县区为试点增长使命!梅州印发妄想进一步尺度瓶装液化煤油气清静规画
- ·贷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1月末我市存贷比69.94%
- ·向春天出发,奋战开门红!梅州中行举行员工健步走活动
- ·梅州开展2023年城乡学生“手拉手”活动
- ·客语音乐同盟建树大会举行,梅州落选为客语音乐联牛耳席团都市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七涨二跌!博敏电子涨幅最大换手率最高
- ·市个私协会会员企业开展财税政策系列宣讲培训会: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 ·培根铸魂育新人 南国牡丹吐芬芳!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 ·梅州交警不断睁开摩电专项整治行动
- ·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梅州首家消防主题超市“上线”→